返回首页>>
年度一百之十大猜想
     

值税改革能否减少实际税负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正式启动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试点。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税率为11%,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有分析认为,这将改变因征收营业税带来的税负过重和重复征收问题。

  有专家认为,相关企业的税负到底是增还是减,取决于采购货物、燃油费用等所涉税金额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换言之,运输类企业需要抵扣的成本必须占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以上,实际税负才是减少的,如果企业的抵扣比例较低,则实际税负不减反增。因此,不同企业改革后减税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美汇率改革法案影响几何

  旷日持久的中美汇率之争再起波澜。10月份,一份《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 “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尽管该法案未必能最终施行,但都将对中美两国贸易及航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该法案成为现实,将加快人民币增值的步伐,打压中国对美出口。而人民币快速升值引起的进出口量变化,首先会冲击集装箱运输业务量,对运价和运量产生影响,但有利于增加干散货和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进口运输业务量,同时由于国际航运企业结算以美元为主,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等财务状况。

  未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将在一场更长久的较量中被当作利器使用,航运企业应及早针对汇率风险做出防范。

 
 
     

航运业会否出现倒闭与并购潮

  走过2011,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即将进入深度调整的新阶段:中小班轮公司难以承受巨大市场压力,逐步收缩航线,甚至考虑全面退出;大型班轮公司之间航线联盟和合作进一步强化,为应对未来竞争,不排除各班轮公司联盟之间产生再度整合的可能。

  过去的一年,各种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挪威天熙箱运(TCC)宣布暂停运营旗下航线并申请破产保护,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宣布退出班轮运输业务;海天、大新华也从泛太线撤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整合是否近在眼前?

 
 
     

亚欧航线战国争霸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天天马士基”的刺激下,亚欧航线上的航运巨头选择通过共同投船和舱位互换,应对竞争。

  10月24日,“天天马士基”正式上马。12月份,达飞与地中海航运宣布结盟,计划共同投船经营5条亚欧航线,船型以14000TEU为主,以提供像“天天马士基”一样水准的服务。

  同月,超级联盟G6横空出世,分别归于伟大联盟和新世界联盟的6家船公司宣布,将联合经营9条亚欧航线,提供日班服务,计划2012年4月开始运作。

  紧随其后,长荣与CKYH联盟亦携手而出,宣布2012年第二季度起合作,为客户提供更高频率的服务。

  亚欧航线的争霸,已箭在弦上。

 
 
     

日本三大船公司合并集装箱业务

  在各家船公司都面临财务窘境的情况下,商船三井提议,日本三大船公司可以考虑分拆集装箱业务,然后合并成一家企业经营。

  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商船三井、日本邮船和川崎汽船的全球集装箱船的运力份额分别为2.8%、2.5%和2.2%。如果三大日本船公司分拆其集装箱业务并合并,占全球运力的份额将达到7.5%,合计运力118 万标箱。这家“公司”将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船公司,紧随达飞轮船之后,而达飞轮船的全球运力份额为8.6%。

  商船三井有关“三合一”的假想或许有一定难度,但在集装箱运输市场每况愈下之际,合并重组却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指数绑定合约能否会实现

  指数绑定合约,简言之就是将运价指数作为合同运价的基准,让运价随着指数上下浮动。年初,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SA)表示,准备发布泛太航线运价指数,很可能在年度合同谈判中被当作运价的基准。

  尽管业界屡有对集装箱运价指数准确性的质疑,但最新证据显示TSA、上海航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发布的指数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Alphaliner的跟踪结果显示,这两项指数的走势非常相近,可提高业界对指数是运费可靠指标的信心。这或许将促进使用运价指数来作为长期合同的基准。

 
 
     

2012 年哪种融资方式最受欢迎

  航运市场长期低迷,航运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恶化,企业融资难度也越来越大。严峻的财务压力迫使航运企业各显神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融资,来补充现金流,缓解流动资金的压力。

  传统的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由于银行紧缩信贷而越发困难,当前欧洲地区的银行普遍停止了对航运业的金融支持。而通过上市或增发股票的方式,因其融资成本较高,再加上股市持续下跌,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一项针对航运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获得所需资金。

 
 
     

中远集团整体上市加快

  2011年年初,魏家福在博鳌论坛上表示,集团整体上市的战略一直在推进,中远集团将以中国远洋作为资本平台,最终实现集团的整体上市,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年底,来自国资委的消息,2012年国资委将力挺央企整体上市,继续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加快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探索推动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内部相近业务板块之间的联合重组上市。

  在此政策利好之下,中远集团或将加快整体上市步伐。

 
 
     

集装箱船减速航行是否长期持续

 减速航行起初只是作为全球航运业渡过难关的临时手段,未来却有可能成为一项长期的经营策略。

  航运公司减速航行策略最早始于2007年,原意是减少燃料成本开支,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船多货少”,促使航运公司借着减速策略消化闲置船舶。

  不过,时至今日,即便集装箱海运量已有所增加,但航运公司不但没有停止减速航行策略,而且有规模扩大的趋势。

  业内多数观点认为,减速航行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淡水河谷VLOC驶向何方

  全球第二的矿商淡水河谷计划打造一支由新式巨型散装货船(VLOC)组成的船队,来控制其向中国的铁矿石运输,但因遭到中国方面的强烈抵制而变得前途未卜。6月,淡水河谷原本计划靠泊大连港的“Vale Brasil号”,因得不到入港许可而不得不临时改道驶往意大利。

  然而峰回路转。最新消息称,12月28日淡水河谷“Berge Everest”轮已在大连进港停靠,事情似乎有了转机。事实上,由于VLOC能够降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在淡水河谷以外,已有众多知名航运公司计划建造VLOC。发展VLOC已成为航运市场的趋势,中国不能一味抵制淡水河谷的大型运砂船,而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究竟淡水河谷VLOC会驶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主办单位:中国航务周刊 承办单位:中航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航贸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2010 SNET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以上(含)分辨率为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