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本大地震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 3月 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附近海域发生 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至少六座中等规模的集装箱港口在地震海啸中受损,东京地区的海港和空港运输出现大面积延迟。
受地震影响,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受到短期打压,而后出现反弹。更为严重的是,地震引发了令人恐慌的核泄露危机。随之,作为核能替代燃料的液化天然气(LNG)备受欢迎,LNG现货价格随之飙升,LNG船订单亦出现井喷。 |
【点评】
大地震重创了日本经济和贸易,也引起了国际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在行业低迷期,LNG船一枝独秀。
|
|
|
|
|
|
|
|
|
中东动荡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 3月 20日,一场利比亚国内的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全球油价随之上涨。
2月 24日,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高调军演,导弹、鱼雷、无人机悉数亮相。为期十天的军演剑指何方,美军将作何反应,一切仍有待观察。但军演的特殊地理位置,伊朗高官的强硬表态,使这条占全球石油输出量近 40%的国际航道,一时间阴云密布。世界原油供应和航运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正逐步加大。 |
【点评】
动荡的中东,扼住了全球油运市场和区域航线的喉咙。航运业的未来,存在诸多变数。
|
|
|
|
|
|
|
|
|
集卡司机赢得减费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 4月 20日,上海港口集卡司
机因运输成本骤增,不堪重负举行罢工。随后,与集卡有业务联系的放箱公司也加入其中,上海港的集疏运体系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月 23日,上海市多个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对多项集装箱运输费用实施减免,同时表示加强对相关收费行为的规范,取消一切未经核准同意的不合理收费项目。
|
【点评】
事件的发生提醒主管部门,如何平衡航运链条上各个环节、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不只考量智慧,更需勇气和魄力。
|
|
|
|
|
|
|
|
|
FMC重罚商船三井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上半年,商船三井被指控在过去数年内有描述商品不当,非法替代设备,少付关税等违规行为,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祭出重典,向其开出了 120万美元的巨额罚单。这是 FMC史上最为严厉的一次罚款,想当与在过去三年中收取的所有罚款总和。 |
【点评】
FMC处罚船公司并不稀奇,但这么巨大的罚单还是头一遭。然而,无论是谁,只有熟知并遵守规则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
|
|
|
|
|
|
|
|
淡水河谷改线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6月,淡水河谷原定首航大连港的“巴西淡水河谷”号(Vale Brasil)中国船东协会的强烈抵制,无奈只好更改航线,发往意大利。不过,12月28日,淡水河谷装载着 34.9万吨铁矿石的 Berge Everest轮(申报载重吨为 38.8万吨),靠泊大连港矿石码头。
改线看似迫不得已,实乃缓兵之计。期间,淡水河谷“登陆”中国市场的“努力”未曾停歇。经过种种周转迁回,最终还是靠泊了中国港口。 |
【点评】
在关系国内航企命运的关键时刻,未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规则,难获认同。如今,淡水河谷看似有了新的突破,未来如何,拭目以待。
|
|
|
|
|
|
|
|
|
租船纠纷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随着货运市场趋弱,租船市场自2011年 6月转向清淡。由于租期年限较长,当初的租金水平与眼下的市场行情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囿于”契约的船东似乎并不怜悯亏损连连的航企。
7月份,中远因拖欠租金,先后有三艘船被扣留,此消息一经爆出,业界哗然。此后不久,大新华物流也因拖欠船租,陆续与几家中外船商发生了租船纠纷,并遭遇媒体围追堵截。 |
【点评】
租船纠纷在业内并不罕事,但中远被牵扯其中,大新华物流遭受媒体持续“轰炸”,市场积弱之势可见一斑。
|
|
|
|
|
|
|
|
|
气象灾害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7月以来,泰国遭遇50年来最大洪水。洪灾持续4个月,700多人在洪灾中丧生。港口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货物装船效率大大下降,包括汽车,硬盘,大米等商品的产量和出口量严重下滑。
2011年的大雾对中国北方港口影响巨大。持续唐山港和青岛前湾港在内的北方港口一度封港停航。其中,天津港船加油业务“双压现象”严重,青岛前湾港多达262条船舶滞留。
|
【点评】
气象灾害每年都有,但今年似乎来得更集中,对港口的危害也更大。这是否会成为常规考验?
|
|
|
|
|
|
|
|
|
“7·23”动车事故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 7月 23日,北京至福州的 D301次列车与杭州开往福州的 D3115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发生严重追尾,造成 40人死亡,20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
“7·23”动车事故后,受绕道使成本增加影响,8月 21日起甬温班列暂停运行。同时,原本定于 8月份召开的两部集装箱铁水联运现场推进会,推迟至 10月份召开。 |
【点评】
与事故伤亡相比,海铁联运现场推进会的推迟本身微不足道,但两者的关联却显示出,综合物流体系环环相扣,从细节入手,保障整体安全,任重道远。
|
|
|
|
|
|
|
|
|
湄公河惨案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 10月 5日,中国籍“华平”号和缅甸籍“玉兴 8”号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劫持和袭击,致 13名中国船员遇害,举国震惊。事件发生后,澜沧江 -湄公河航道暂停航运。直至 12月 10日,在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队的护送下,10艘商船从云南省关累码头驶出,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才在时隔两月后正式复航。
通过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这一“黄金水道”从 2006年至今,中国年平均出口货运量达 40万价值超过 25亿元人民币。而如果改走陆路,则成本将增加五成。 |
【点评】
拂去伤痛记忆,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机制的建立,将为这条原来险象环生的“黄金水道”带来怎样的希望,令人期待。
|
|
|
|
|
|
|
|
|
MISC退“市”
|
影响指数:★★★★☆
事件回放:2011年 11月 24日,马来西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MISC)宣布,将退出集装箱运输市场,并在 2012年 6月底停止全部集装箱运输业务。
对以油轮和能源相关业务为主的 MISC来说,过去三年,班轮运输业务亏损达 7.89亿美元,已严重拖累了其优势业务的发展。难怪 MISC宁愿承担一次性损失 4亿美元的压力,也要忍痛割爱。 |
【点评】
MISC此刻选择退市堪称无奈的明智之举。当然,也给行业提了个醒:术业有专攻,做好优势业务才是关键,尤其是在行业低迷期。
|
|
|
|
|
|
主办单位:中国航务周刊 承办单位:中航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航贸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2010 SNET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以上(含)分辨率为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