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年度一百之十大数据图表
     
 

外贸出口增21% 对欧出口乏力

  多数机构预测 2011年全年我国进出口将增长 20%左右,其中出口增长 18%,进口增长 22%。欧美市场继续恶化、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成为 2011年影响我国外贸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我国对欧洲出口增长明显乏力, 1-11月,对欧盟出口增长 15.1%,低于整体 6个百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集装箱出口欧洲航线价格的一再下探。

        从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所显示的特点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正逐渐步入“理性增长”和“稳定增长”的轨道,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已迈出实质性步伐,质量和效益型增长已初步显现。

近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
指标 累计出口 累计进口
金额
(亿美元)
同比
(%)
金额
(亿美元)
同比
(%)
2011年1—11月 17240.1 21.1 15856.1 26.4
2010年1—11月 14238.5 33.0 12534.3 40.3
2009年1—11月 10709.8 -18.8 8930.2 -15.8
2008年1—11月 13171.6 19.3 10612.1 22.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燃油价格上涨38%“过山车”油价令航企承压

  由于受到供求因素、地缘政治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2011年国际油价整体走势较为动荡。欧债危机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及世界经济未得到有效恢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 2012年的原油需求增长将非常有限,对油价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将成为最大的油价不确定因素。

        2011年与航运企业息息相关的船用燃料油平均价格整体上行。据彭博数据显示,今年船用燃油平均价格为每吨 637.26美元,较 2010年上升了 38%。波罗的海航运理事数据显示,燃油开支平均占船东营运开支的 70%。燃料油价格的上升,让本就低迷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

        维也纳咨询公司 JBC Energy预计,明年船东对燃油的需求将会上升 1.4%至每日 380万桶。这意味着明年船东在燃料油方面的开支仍会增加。因此,增加返程载货量、船舶节能设计或许是船东需要考虑的方向。

燃油价格上涨38% “过山车”油价令航企承压

 

 

 
 
     
 

铁矿石涨价34% 未能推动散货运输市场走出阴霾

  一直以来,三大矿商操纵铁矿石并不断推高矿价,国际铁矿石市场泡沫凸显。今年 1-10月我国进口铁矿石 55793.4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 5463.49万吨,增长 10.86%;1-10月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 166.66美元 /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42.59美元 /吨,涨幅达 34.33%。虽然下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有所下跌,但总体仍处于高位。初步统计,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可能在 6.6亿吨,2012年可能会达到 7.2亿吨,同比增长在 9%左右。

        尽管 2012年的铁矿石进口量仍将继续增加,但受累于新增运力的不断投入,干散货运输市场并不会因此而出现恢复性趋势,散货运输市场的复苏之路仍然艰难。

铁矿石涨价34% 不足矣推动散货运输市场走出阴霾

 

 
 
     
 

BDI跌幅1.9% 庞大供给量制约市场复苏

  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 BDI于 12月 23日最后一个交易日收报 1738点,全年降 35点,跌幅 1.9%。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船舶过剩和燃油费上升的情况下,该指数在上半年持续受压,延续去年跌势,9至 11月旺季带动短暂回升,但后继不足,最终失守 1800点。纵观全年走势,经过一年的艰苦挣扎,整体指数几乎打回原形。

        尽管初步预计明年的铁矿石、煤炭及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仍将延续升势,但远远高于货量增幅的运力投入,仍将令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复苏步伐沉重而缓慢,2012年的干散货运输市场并不乐观。

BDI跌幅1.9%,运力持续投入制约市场复苏

 

 
 
     
 

泛太线亏损3亿美元 班轮业全年亏损成定局

  2010年刚刚从亏损中走出阴霾的班轮业,在 2011年再次遭遇重创。三季度,各家班轮公司的平均运营利润亏损继续加剧,使 2011年集装箱航运盈利的愿景被打消得一干二净。

        Alphaliner调查的 15家班轮公司,三季度平均运营利润为 -9%,仅有赫伯罗特一家公司盈利,其余 14家都出现 -3%至 -25%间不同程度的亏损。同时预计班轮公司仅在泛太线上亏损就达 3亿美元,第四季度将会比第三季度亏损更加严重。国内航运企业也难逃市场惨淡的厄运。在 2011年前三季度 A股亏损排行前十名中,仅航运业就有 4家公司,包括中国远洋、中海集运、长航油运和长航凤凰。

        面对高额亏损,企业开始收缩运力,规模较小的集运企业组成新的联盟体对抗集运“巨头”,届时运价可能会有小幅上涨。

前三季主要航运企业业绩统计
公司名称 收入
(亿元)
同比
(%)
净利润
(亿元)
同比
(%)
中国远洋 524.5 -12.2 -47.76 -184.62
中海集运 211.72 -22.6 -15.82 -144.16
长航油运 36.86 16 -5.38 -564
长航凤凰 18.94 8.05 -4.39 -733.61
数据来源:中国水运网

 

 

 
 
     
 

运价下跌普超10% 散货运输尤甚

  2011年的航运市场可谓惨淡,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日本地震、澳洲大水以及非洲北部的政局不稳,再加上目前仍旧水深火热的欧债危机,无不让今年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此外,航运市场内部无序的运力增加,更是市场无力翻身的主要症结。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干散货运输市场 2011年运价下跌了 45.8%,运力增加了 10.3%;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下跌 12%,运力增加了 8.6%,贸易增速 8%。两相对比,若明年的世界经济不出现大的意外事件,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恢复应快于散货和油运市场。此外,2011年原油和成品油运价分别较上一年回落了 12%和 2%。

2011年主要运输市场运价及相关指标情况
  运价增速 运力增速 货源增速
集装箱运输 -12.1% 8.6% 8%
干散货运输 -45.8% 10.3% 4%
原油 -12.1% —— ——
数据来源:中国航务周刊及航贸网

 

 

 
 
     
 

造船完工量近7000万载重吨 技术欠缺成软肋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结合国内外相关机构的跟踪数据,2011年中国造船工业完工量仍将保持世界领先。

  2011年初以来,随着船市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在整个船市需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而中国主要建造的常规船舶的市场呈现下滑趋势。韩国造船企业基本垄断了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气船、钻井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对我国造船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从总的趋势看,中国造船行业在产量规模上世界第一的地位将更加巩固,仍需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的创新、研发上进一步提高。

中韩船企生产数据对比
  造船完工 新签订单 手持订单
总量
(万载重吨)
占比(%) 总量
(万载重吨)
占比(%) 总量
(万载重吨)
占比(%)
中国 6177 42 3369 44.9 16270 43.5
韩国 5121 34.8 2748 36.6 11996 32.1
数据来源:新华网

 

 

 
 
     
 

港口吞吐量增10%  内河港口货量增长

  根据预测,2011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 91亿吨,比上年增长 1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增长 11%。我国各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虽与低迷的航运业相比呈现逆增长态势,但增幅明显较 2010年放缓。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粮食、煤炭、建材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宗内贸货源,由于地方基础建设持续以及保障房建设,有望持续增长,预计拉动内需以及保障房建设等仍将为 2012年内贸货物吞吐量增添活力。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推出更多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则有利于美国进口货量的提升。预计 2012年远东出口欧美运量增长有可能略高于今年,约在 7%左右。

近年我国港口吞吐量情况
指标 沿海 内河
吞吐量
(万吨)
同比
(%)
吞吐量
(万吨)
同比
(%)
2011年1—11月 564,557 13 267,895 13.1
2010年1—11月 498,858 15 235962 17.9
2009年1—11月 433,586 7.7 199,847 8.8
数据来源:交通部统计公报

 

 

 
 
     
 

船舶融资额骤降50%  高端航运服务潜力依旧

  作为高端航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全球船舶融资市场在 2010年有一个恢复性的增长。进入 2011年,市场乍暖还寒,未能延续 2010年的恢复态势。第一季度全球仅完成了 17宗个案,融资金额仅为 25亿美元,对比 2010年同期下降了 55%。随后,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欧资银行系普遍被调低信用评级,从而引发信贷收缩。中国大陆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收紧银根,中资银团突然间冷却了涉外融资业务热情。

  预计全年全球银团船舶融资市场将创造出近几年来的又一个低量,甚至可能低于 2009年的 134亿美元。但值得欣慰的是,船舶融资市场长期以来以西方银行为主导,近期有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的趋势。

当前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状况
  银团融资
个案
总融资
金额 同比
2011年第一季度 17 25亿美元 -55%
2010年 135 313亿美元 134%
2009年 75 134亿美元 -78%
2008年 —— 600亿美元 ——
2007年 290 近700亿美元 ——
数据来源:Dealogic

 

 

 
 
     

2012集装箱运量或增10% 超级航运周期逐步展开

  诸多预测判断 2011年将进入复苏阶段时,市场并未出现上升的走势。通过同全球其他经济指标的比对,预计 2012年国际远洋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市场将呈现相对稳健的走势,箱运量或达 10%。

        决定航运周期的核心是供求关系,但是供求关系有其非常深刻的经济背景。世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航运的长周期。走进 2012年,或许一个航运超级周期正在从底部展开。

 

主办单位:中国航务周刊 承办单位:中航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航贸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2010 SNET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以上(含)分辨率为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