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光

2012年07月17日 15:32:11点击数:   中国航务周刊及航贸网  我有话说(人参与)

江海洋相连 海陆空结合 构造立体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董事长赵沪湘专访

市场及媒体合作

请联络
13651105957

snet1998@vip.163
.com

  中国外运与中国长江航运两大集团的重组,是三年前业界高度关注的大事。春华秋实,星移斗转,经过一番整合、磨合,重组后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以一个新型“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形象,成为世界知名的、“物流、航运和造船”多元并举的企业集团。
  日前,赵沪湘董事长接受本刊执行总编宋红光的专访,从企业战略目标、物流与航运融合、优势互补的重组以及企业治理结构试点等方面,尽抒心得,与业界和读者分享。

                         


  战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

  中国航务周刊执行总编宋红光(下称航务周刊):请您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发展综合物流服务这个战略角度,谈谈您的一些想法。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董事长赵沪湘(下称赵沪湘):首先,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我们经过讨论,将原中外运和长航的战略加以整合,结合麦肯锡咨询公司给我们提出的咨询意见,把整个集团定位成“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而不是航运公司。
  之所以这样定位,是考虑到四个方面:一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的物流网络非常健全,全国每个省、很多城市甚至大一点的县、所有的口岸都有我们的分公司,国外也有很多网点;第二,我们的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强,全国到处都有仓库,有很多码头和车队;第三,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讲,物流变得越来越重要,我觉得我们最有优势成为中国最大、最强的综合物流企业;第四,我们想差异化经营,要和传统的航运公司有所不同,成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最强的、也是世界一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是我们的战略和我们的目标。
  可以这样概括我们的产业结构:物流是核心,航运是支柱,造船是配套。“核心、支柱和配套”在经营结构中所占比重不一样。从目前收入来看,综合物流包括仓储、汽车运输、快递、货代等占60%左右,航运占近30%,还有10%是造船。
  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这个战略是对的。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航运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的业务则比较平稳。这轮经济走势下,航运市场这么差,很多航运公司都在亏损,但我们整个集团去年仍然盈利。这就是受益于集团战略的制定,业务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物流方面的增长。其实,中国的物流成本和国外比,所占比重差不多高一倍,因此潜力很大。过去这些年,我们的航运情况有好有差,但物流板块差的时候也有10%左右的增长,好的时候甚至增长30%。
  航务周刊:两年前,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六个步骤谈中国外运长航的规划。其中一个是“1+1大于2,迈进世界500强”,这也是两大集团重组之后的一个目标吗?您觉得今年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赵沪湘:我们去年没有达到500强。今年航运形势困难,我们也进入不了500强。坦白讲,根据我们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我们并没有把进入500强作为目标,在哪一年要实现,我们没有做任何描述。我们现在的指导思想首先是做强做优,要成为行业里最有竞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
  说到世界500强,它的衡量标准主要是规模的概念,并没有效益的概念,也没有强弱的概念。当然,大了可能有时候就会强,但是大不一定就是强。我们现在按照国资委的要求,首先考虑的是做强做优。做强做优了,企业得到发展了,我觉得进入世界500强会是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


  融合:专注延伸综合物流服务产业链

  航务周刊:《求是》杂志早前发表了一篇题为“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文章,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就是您刚才谈到的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在新的市场背景下,您认为企业如何通过物流与航运的融合,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和发展,从而做强做优?
  赵沪湘:我们集团是一个物流企业,我们的产业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去延伸,但不是无限制的。不是说我们能运煤,就考虑投资煤矿,运煤给电厂,就去投资电厂。从综合物流服务这个角度讲,我们考虑的是不断提升我们的增值服务能力,也就是在物流服务这个链条上,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比如中外运最早是做货代的,包括报关、报检等,但后来我们不断延伸到仓储设施,同时还有运输设施,甚至提供拆拼箱服务等。我们是从本身的服务角度延伸我们的产业链。还比如做航运,我们现在也不是单单运集装箱,实际上我们也做很多延伸服务。货代业务也是一样,我们广东、华东的公司也做集装箱的拆箱拼箱业务。我们希望在综合物流产业链上,不断向增值服务空间比较大的领域延伸。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是物流服务也要讲专业化。比如化工物流,因为属于危险品,安全要求比较高,于是我们成立了化工物流专业公司,服务包括报关、储存、运输等。因为专业性强,所以客户非常信赖,一些灌装业务也交给我们来做。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延伸,不是从运输环节向两头跨界的纵向延伸,像投资煤矿、电厂,我们就没有做。
  航务周刊: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不仅是业务网络的全覆盖,水运方式也是全覆盖。应该是国内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是唯一覆盖远洋、沿海、长江和运河的航运企业集团。前年整合阳光速航,去年整合长江公司。前年我见到中国外运股份的张建卫总裁,他有一个说法是“五年内要进入中国内贸前三甲”。这种整合战略是不是实现了公司设想的目标?
  赵沪湘: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集装箱运输,也涉及到江、海、远洋运输。和长航集团合并后,我们有很多协同效应。协同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将远洋运输、沿海运输、长江运输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满足客户江、海、洋直达的要求。比如矿石,我们用18万吨的大船,经远洋运输到沿海港口,如钢厂在重庆,我们再从沿海港口转运到重庆。这种较强的全程服务能力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还有就是物流和航运的结合。航运也属于物流行业,但相对来讲比较单一。现在我们有陆上运输,也有航空运输,还有国内最大的国际快递公司,最大的货代公司,我们的陆上运输能力非常强,这样就把海和陆,远洋、沿海到长江,甚至有些需要陆空结合的都能结合起来。我们经常讲两个概念,一个是“江、海、洋相连”,一个是“陆、海、空结合”。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综合服务能力比较强。
  至于阳光速航、长江公司的整合,应当这样说明。阳光速航主要做内贸集装箱运输。我们经过与麦肯锡咨询公司认真讨论,确定了现在的战略,就是集装箱运输从2007年退出远洋,没有跑欧洲、美国的集装箱运输航线。我们把集装箱运输的重点,放在近洋和国内,我们希望把这两块做强。目前,近洋的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些航线我们做得还不错。内贸集装箱运输我们的发展也很快,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比较有竞争力的领先公司,就是建卫讲的“进入中国内贸前三甲”。我希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重组:继承创新、优势互补、相融共进

  航务周刊:前段时间,业界对中外运和长航两大集团的重组有很多议论,今天我们不去谈这些议论。重组是一种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机遇。两大集团重组以后,在资产、业务和企业文化上如何做好资源的配置?如何做到继承、创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相融共进?我想请赵董事长借这个机会谈谈两大集团重组并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赵沪湘:首先,两大集团重组有很多协同效应,有很多互补。比如,原来中外运主要从事远洋运输,长航集团在沿海和长江航运的优势明显。这样一来,远洋、沿海、长江能够结合起来,统一为客户服务,优势就更加明显。其二,物流和航运的结合。原中外运集团的物流非常强,长航集团主要做长江和沿海的海运、江运。两个集团重组,使得我们现在航运和物流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其三,长航有造船业务,中外运没有。重组之后,我们用自己的船厂来造我们需要的一些船舶。比如,阳光速航运营的一些规模较小的集装箱船,就是在我们自己的船厂建造的,这也是一种协同效应。还有,中外运传统上有很多船代服务性业务,长航没有,这些业务就由中外运来做。而长航有个合营的、长江流域最大的燃料供应公司,各处都有加油站,燃油供应量很大。这对我们的航运业务来说,很方便,也很实用。
  除此之外,以前中外运在珠江流域的航运能力、物流服务能力非常强,有码头、驳船和陆上运输,但在长江流域则不强。重组以后,我们在长江流域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也增强了。传统上,我们有油轮、集装箱、干散货和滚装船四大航运业务。滚装船运输长航占的比重较大,现在整合到一起,注入资本金,把所有的滚装船整合成一个深圳公司,目前大概占全国滚装船运输市场份额的50%,发展得很不错。油轮运输整合到南京的长航油运公司,干散货运输的整合还在推进当中。此外,原有的上市、非上市公司,我们也在全力推动整合。造船原来是长航集团管理,因未来发展的挑战较大,所以直接归属集团管理。
  过去两三年,整合工作一直在积极推进。因为目前航运市场条件不是很好,加上长航凤凰、中外运航运又是上市公司,会涉及到境内、外的一些政策,有一定的难度。航运业务整合有的完成了,有的还在推进当中,不像物流和其他方面那么快。
  过去两个集团的业务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业务的区域也有所不同。客观地讲,企业文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过去三年,我们在不断融合,不断磨合,理念上、文化上越来越倾向于一致。我相信,两家通过重组以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协同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的深度整合,未来效益会更加明显。


  试点:越市场化越需要董事会治理结构

  航务周刊:您刚才谈的更多的是业务重组、资本重组等硬件方面的东西。可能大家更关心的,是企业治理结构问题。国资委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实行治理结构试点,您作为董事长,对这一做法有何感受?
  赵沪湘:原中外运集团是国资委最早进行董事会试点的单位之一,而且在试点单位里又是第一家聘请外部董事长,就是苗耕书同志做董事长的试点单位。应该讲,过去这几年,我们的董事会试点工作成绩显著,得到了干部、员工,包括国资委的充分肯定。去年初,苗总按照国资委规定的任期到了,现在我是内部董事、董事长,原来刘锡汉同志做书记,现在是总裁。我觉得,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的设置,是企业需要的,越市场化的企业越需要。没有董事会,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有缺陷的,所以我认为设立董事会非常必要。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董事会取得的成绩很多。一是董事会在指导集团确定发展战略方面,成效显著。过去几年,董事会管的具体工作不多,但一直非常重视战略的制定,确定了“物流是核心、航运是支柱、造船是配套”的产业定位。实践证明,我们在董事会的主导下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董事会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严控风险。我们每年都编制《风险管理报告》,经过多渠道的采样,确定集团当前面临的风险,并且通过排队分析哪些是主要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措施,特别是对航运周期性的风险控制得比较到位。因此,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包括今天航运市场不景气造成的危机,没有给我们集团带来大的损失。反而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然有20多亿元的利润。所以在风险控制方面,董事会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还有就是,企业的日常运作更加规范、更加制度化,这方面董事会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我感觉我们的董事会运作是成功的。
  航务周刊:我关注的一点是,前一任是外来董事长,现在变成“本土”的、内部的董事长。那么这个试点工作是承接、还是转型抑或是终止呢?
  赵沪湘:我认为聘任内部董事长或者外部董事长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有了董事会这种治理结构。无论原来的外部人做董事长,还是今天的内部人做董事长,没有根本区别,就像我今天做了董事长以后,董事会的运作仍然和过去没有区别。
  航务周刊:谢谢赵董事长!
 

咨询热线:13651105957

网友评论

特别推荐
你需要货主数据吗?《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帮助你

[2016-01-26] 来源: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 

  如何全面地掌握特定区域的货主(进出口商)资源?如何判断新开航线的价值?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淡旺季以及采购周期?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采购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

  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联合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下属企业共同研发了《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进出口货量数据及经营企业信息。

  贸易国货量一目了然——包含中国至全球200多个国家贸易数据数据更新实时全面——30类细分行业,1225种商品,每月21日即更新上月数据;各省市进出口数据,细化至特定经济区域;覆盖25条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信息——快速寻找目标客户信息;追踪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发货规律——及时掌握货主采购规律.....

  欢迎 点此 观摩并索取试用账号!(详情请恰:136511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