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

2012年05月08日 10:29:52点击数:   中国航务周刊及航贸网  我有话说(人参与)

航运危机三解

市场及媒体合作

请联络
13651105957

snet1998@vip.163
.com

  经历了一波过山车行情的航运业,已在低谷徘徊多时,众多业界人士不禁发问,究竟是市场需求萎靡,还是运力扩张过猛导致的这场危机?危机究竟要持续到何时?步履维艰的航运企业如何才能绝处求生?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李宏印,分别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措施以及国内水运业发展政策导向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贾大山:衰退期会持续八年

  和一般行业规律一样,航运市场在行情高峰时会引导投资增加,市场低谷时则减少投资,增加船舶拆解。但航运业也有其特有的规律,因为海船的使用时间为30年左右,经济的持续周期大约为10年,船舶的调整力度比经济的调整力度要慢得多,所以船东是否愿意将10年左右船龄的船舶拆解,是运力调节面临的重大问题。
  行业规律决定了航运业是苦日子长、好日子短的行业。航运市场在经历了一段空前的繁荣之后,当前面临一段调整期。航运繁荣期和衰退期所持续的时间比例,大概在1:1.7左右。这次的航运高峰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大约持续5年。按比例计算,衰退期大约会持续8年。
  有一种说法认为,市场需求疲软是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坚决反对。其实并不是需求疲软,而是运力太多,造成供给失衡。近十年,我国干散货进口量年均增长28%。2003年到2008年市场景气时,需求增长为6%。2011年的需求增长高于4%,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这一水平。因此,是船东大量造船把整个航运市场推向低谷,而不是市场需求所致,更不能只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
  说到造船,再看这样一组数字。从历史上看,在景气年份,散货船一年的产量为2000万吨(新下订单)。但2007年的造船市场完全失去理性,一年造了17000万吨,2008年的下单量也有11000万吨。在危机全面显现后,2010年又造了8000多万吨船。
  其实,造船业一直处在基本持平的合理状态。从2003年到2008年,市场明显开始鼓励造船。2009年的市场有所回落,2010年又出现偏热的情况,2011年的市场出现了严重警告,2012年的造船市场变得更加残酷。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使大家高度重视造船市场的变化,当下船价下跌时造船的,除了传统的船东、航运公司,还有大量货主。因为对于货主来说,这个价格入市造船,低于航运公司的持船成本。
  判断市场是否回暖的另一个信号,是手持船舶订单与船队规模的比值。2007年以来,最糟糕的时候两者比值高达80%。从下订单到船舶完工大约有2至3年的时间,要维持市场的均衡,能指望市场以40%的速度增长吗?只有两者比例恢复到10%左右,我们才能看到市场的反转,但现在还没有任何信号。预计下一轮市场恢复后,BDI的指数应该在1800点左右。在不考虑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还是相对合理的。
  在复苏过渡期,企业比拼的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成本,谁的成本更低,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这就需要企业提升内部能力,同时也需要行业税收政策、融资环境的调节。第二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也会随之开始分化。此外还要改变定价机制,提高议价能力。

  张守国:企业应共同维护自身权益

  影响航运形势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供求关系,但如今的运力过剩近期难以缓解。当前航运危机的严峻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持续时间可能也是最长的。
  当前,不少货主利用船价低谷期,大规模造船,组建船队,我不太赞成这种做法。首先,社会有分工,应突出核心主业,剥离辅业,因为分工越细越专,越能降低成本。第二,航运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环境,货主有众多的选择,货主办船队会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航运业长期来看投资回报并不高,容易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第四,航运业是服务业,是周期性产业,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但略有滞后,因此要避免幅度过大的波动,这次危机的波动幅度就过大。
  面对危机,我们呼吁航运企业要树立信心。
  当前的有利因素在于,水运量还在继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市场会好于亚洲市场,亚洲市场好于国际市场,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作为周期性行业,肯定会有低谷期,企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资源重组。同时,政府也在想办法加强市场监管,加快淘汰老旧船舶,控制货主办船队。
  我建议企业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如统一起来和货主协商,然后按照各自投入的运力分配收入,共同取暖。同时,企业不能低于成本营运,运价低于成本的活不接,要做到合理竞争,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下一步,船东协会准备出台一个指导价,旨在抵制不正当竞争和倾销。
  税收方面,我国航运企业的税费成本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同时船员的工资也较高,管理困难。未来,船东协会将和船员工会商谈一个集体协议,争取把船员工资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李宏印: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水路运输企业6558家,比上年增加444家,增幅不到10%。其中省级运输企业4773家,增加了351家,从事省内运输的企业1785家,增加了93家,其中一些企业既经营省际运输,也经营省内运输。个体户29776户,同比减少811户。
  全国共有营运船舶162420艘,增加了14719艘,增长10%。整个运力8629.83万吨,同比增加1929万吨,增长了28.8%。国内船舶大型化趋势已十分明显。
  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近年来,货主投资船队拉动了运力的增长。比如神华、华能等大电厂,通过独资和合资的方式,组建了很多船公司。第二,我国造船产能严重过剩,而需求不足,导致大量新建船舶涌入国内航运市场。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部分本应在2009年交付的新船,延期到了2010年交付。第四,当年的船价较低,部分企业投机造船,以便在船价上涨后赚取差价。
  从国内干散货运输市场情况来看,全国沿海万吨级以上船舶达1271艘,3453万载重吨,占国内总运力的20%,比2009年增加了约800万载重吨。截至2010年底,全国平均单船吨位为531总吨,比2009年增长了近100总吨。这主要由于发展大吨位船舶的理念得到了广大船东的认可,同时,船东加大了老旧船舶的拆解力度,另外个体经营户数量多年来持续减少。
  再来看国内沿海跨省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这一市场共分油品船、化工品船和液化气船三方面。
  油品船的运力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截至2011年底,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船舶为1163艘,881万载重吨,比2010年增加了84艘、49.5万载重吨。全国全年强制报废7艘,船龄结构逐步改善。
  化学品船的增速放缓,平均吨位为3552载重吨,比2010年增长10%。其中2011年新建6345载重吨,新建化学品船的平均吨位正逐年增加。
  液化气船运力更新继续加快,船舶大型化趋势比较明显,但是平均船龄较老,提前淘汰报废6艘。截至2011年底,平均船龄为10.8年,比2010年降低了2.9%。
  总体来看,目前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供求不平衡,原因是运力的大规模投入。逐步放开对沿海干散货运力的管制,带来了沿海干散货运力的大发展。从我国当前散货市场的角度看,政府部门采取干涉的条件还不成熟,主要仍将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改善市场状况。

咨询热线:13651105957

网友评论

更多相关

  • 还没有内容
查看更多
特别推荐
你需要货主数据吗?《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帮助你

[2016-01-26] 来源: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 

  如何全面地掌握特定区域的货主(进出口商)资源?如何判断新开航线的价值?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淡旺季以及采购周期?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采购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

  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联合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下属企业共同研发了《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进出口货量数据及经营企业信息。

  贸易国货量一目了然——包含中国至全球200多个国家贸易数据数据更新实时全面——30类细分行业,1225种商品,每月21日即更新上月数据;各省市进出口数据,细化至特定经济区域;覆盖25条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信息——快速寻找目标客户信息;追踪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发货规律——及时掌握货主采购规律.....

  欢迎 点此 观摩并索取试用账号!(详情请恰:136511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