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及媒体合作
请联络
13651105957
snet1998@vip.163
.com
2017年,航运市场走出了炫目的上升曲线:运价调升好于预期,大部分集装箱航运企业实现盈利,与2016年的普遍亏损形成了鲜明对比。"赚钱了"似乎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代名词!
而本栏目追踪的货运代理市场,却难摆脱经营的艰难。"利润回不到十年前"是普遍的呼声。尽管船公司(集装箱、散货及油轮船公司)收入有所增加,但同2007年及之前的任何一个市场高峰比,货代企业都更为艰难。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向上的货代人不断完善业务、转变业务,以期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争夺第一桶金!
在此我们将通过2期的年度特刊与业界共同回顾2017年货代人的奋斗与困惑。
哪条线最挣钱?
数据显示,2017年欧美干线市场明显回暖,货量稳步上升,尽管运力有所增长、装载水平依然趋升。
美东航线装载率较美西航线快一步恢复,美西航线大部分承运人也已恢复至到接近满载的水平。Piers统计,今年1-11月远东出口美国货运量1366.3万TEU,同比增长5.0%。预计2017年全年货量增幅在5%-6%左右,高于2016年的增长水平。
基本来看,今年合约运价会高于比去年,但与承运人之前的心里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亚欧航线一度运力增幅超过10%。10月初地中海航线周运力13.7万TEU,同比增长11.8%,是2015年以来最高峰值。
但下半年以来市场货量充足,运输需求保持旺盛。地中海航线的货量也较前期有明显恢复,但不如欧线火爆。
预计2018年随着欧洲消费水平恢复,经济复苏,亚欧航线西行运量继续保持增长。
但两条主干线的恢复未给货代带来更多的收入。尤其欧线的货运代理市场仍处于艰难攀升。美国线成为2018年度最挣钱的运输代理航线。
市场向上,货主更被动?
进入2017年第四季度,"变"成为市场代名词。表现:
一为市场运价及服务频繁变动,船公司在合并的同时,不断调整航线和舱位,且调整完成之后运价随即上扬。
二是运输企业迫于连续近十年的弱势,改变以往寄希望于长期合约,市场上连中短期合约也成为不可能。伴随运价频繁变动,货主的运输成本只能随运价的过山车大起大落。
三是随着市场整合,市场上船公司数量减少同时、更易于达成价格同盟、推动价格更频繁地变动,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处于代理行业的货代也在种种过山车式的变化中努力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17,货代在变!
苦苦挣扎的货代企业开始转向铁路运输及多式联运,以弥补海运量的下降。经我们初步调查,各大港口经营规模较大的货代企业均在筹备进出口班列业务。部分先行的货运代理企业已有30%以上的收入来自铁路及多式联运。
而跨国物流企业也在紧盯这个市场。达飞物流率先开通义乌至欧洲集装箱专列。
多式联运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几个亚洲巨头的铁路集装箱部门相对欠发达,而中国则更加落后,铁路运输量仅占全国海运集装箱量的2%至3%。
而在欧洲和美国等其他市场,一般铁路运输占集装箱总量的15%-40%。不同市场之间的挑战各不相同。欧洲的多种竞争选择必须与更广泛的跨欧洲运输政策背景下的价格和速度相平衡。
适逢"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等项目和铁路改革正在进行,中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必然、必须也乐观。
信息线索及业务咨询:13651105957
收藏
举报
更多相关
查看更多
特别推荐
你需要货主数据吗?《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帮助你 [2016-01-26] 来源: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 |
|
如何全面地掌握特定区域的货主(进出口商)资源?如何判断新开航线的价值?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淡旺季以及采购周期?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采购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 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联合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下属企业共同研发了《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进出口货量数据及经营企业信息。 贸易国货量一目了然——包含中国至全球200多个国家贸易数据;数据更新实时全面——30类细分行业,1225种商品,每月21日即更新上月数据;各省市进出口数据,细化至特定经济区域;覆盖25条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信息——快速寻找目标客户信息;追踪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发货规律——及时掌握货主采购规律..... 欢迎 点此 观摩并索取试用账号!(详情请恰:13651105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