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盼盼

2012年07月25日 17:33:42点击数:   中国航务周刊及航贸网  我有话说(人参与)

民营航企“走出去” 路在何方?

市场及媒体合作

请联络
13651105957

snet1998@vip.163
.com

                         

  自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航运企业亦不例外。在中远、中海等大型国有航企的带动下,部分民营航企也通过各种途径尝试“走出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一些国有大型航企触角遍及全球,甚至逐步融入当地文化。而民营航企“走出去”之路却相对艰难,令后来者疑问重重,甚至望而却步。


  在此背景下,2月2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徐祖远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总结经验,积极支持我国航企实施“走出去”战略。6月初,由中国船东协会牵头收集整理的国内民营航企“走出去”情况,上报至交通运输部(水运局)。6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在最广泛的政策层面表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其中也包括民营航运企业。
  面对号召,民营船企究竟是何态度?在市场低迷时期,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的时机是否成熟?在没有具体的扶持措施之前,民营航企“走出去”战略能否落地?“走出去”有哪些顾虑和风险?对政策又有怎样的诉求?
  为此,我们请到了上海时代航运有限公司航运部顾问陈弋,原上海阿达尼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本生,以及民营航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港航管理所所长刘骏,从管理、研究、实务等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该不该“走出去”?

  主持人:在目前的市场低迷期,国家积极鼓励支持民营航企“走出去”。陈老怎么看这种政策倾向的时机选择?

  陈弋:国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航企“走出去”,从长远的战略出发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我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居世界第一,贸易量绝对是全球第一,但真正由我国航运企业承运的货物还不到40%,集装箱仅占24%,原油和铁矿石均不到40%,这为民营航企“走出去”提供了较大空间。但从战术上来讲,目前讲“走出去”并不是好时机。由于运力供需严重失衡,国际海运市场与国内市场一样经历着最严重的衰退,国内外航企均难以自拔,民营航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面临问题不少。

  主持人:有人说,与其“窝里斗”,不如出去“拼”,在这个时候应该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

  陈弋:在危机接近尾声时再“走出去”也不迟。当下最主要的任务是突围自救,积极创造条件,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去“抄底”,这样会延长整个航运危机的周期。
  主持人:徐先生怎么看?

  徐本生:民营航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走出去”,去兼并重组境外企业,确有趁机“抄底”之嫌,而且成功机率不会太高。大型国有航企在这方面尚不能善始善终,何况让势单力薄、在国内生存都有困难的民营航企去冲锋陷阵,结果可想而知。

  主持人:作为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刘所长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骏:从目前来看,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非常必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市场形势倒逼使然。民营航企不走出去,在国内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这逼迫他们要闯出一条新路子。可以说,政策的号召与企业的需求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契合点。所以,应该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

  主持人:就您所了解,当地一些民营航企“走出去”的情况怎样?他们对国家的政策号召又有怎样的反应?

  刘骏:目前我们当地有两家企业已经获批国际营运资质,但都还在从事国内营运,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业务。可以说,大多数企业还是持观望态度,在实质性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出台之前,他们仍一切照旧,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碰壁了怎么办?
  主持人:从近年来国内航企“走出去”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是国有航企能够真正融入当地文化,迅速搭建起全球网络。相比较而言,民营航企鲜有真正在国外拥有据点,能在当地扎根的。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别?

  陈弋:企业实力。当一个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其触角自然而然会向其所处整个产业链延伸,特别像航运企业这样的物流行业更是如此,没有强大的陆上服务业支撑,就无法做大做强,就会被市场抛弃。所以企业实力决定了其物流链的深度和陆上服务业的布局。当然,企业文化及诚信体系建设对企业“走出去”也尤其重要。
  刘骏:在我看来,现在大部分民营航企实际上并没有“走出去”。表面看是在从事国际营运业务,但包括办公地点、客户关系及贸易结算等基本都在国内。很多民营航企跟我们说,他们不可能像大型国企那样在国外建立办事机构,因为他们对真正“走出去”心里没底。

  主持人:这种“心里没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骏:对民营航企来说,要“走出去”,就要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对全新市场环境的适应,对当地相关规定和政策的把握,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同时,大多数民营航企从事国际航运、国际业务结算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比较匮乏,难以真正开展国际业务。
  当然,最让他们担心的,是“走出去”以后还能不能再顺利“回来”的问题。如果五星旗船取得了国际营运资质,要“走出去”了,那么其国内营运资质就要被取消,万一“走出去”以后碰壁了怎么办?要回来营运还得重新申请国内营运资质,对民营航企来说,这是他们最伤脑筋的事。因此,要给民营航企一定的回旋余地,解除其后顾之忧,然后再让他们放心地“走出去”。

  主持人:在这方面,国有航企和民营航企是否存有相同的顾虑?

  徐本生:国有航企是响应政府的号召,遇到什么风险和困难,政府可以给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果“走出去”之后碰了壁,他们可以通过向政府要政策再重新回来。而有些风险,是民营航企“走出去”之前必须要慎重考虑的。

  主持人:国外的情况怎样?这一问题之前是否也有所显现?

  刘骏:国外基本上是开放的,只要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即可。当时是为了限制方便旗船从事国内营运,而且之前“走出去”的民营航企太少,现在“走出去”政策相继出台,这个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

 

  被动还是主动?

  主持人:有人说,民营航企“走出去”大多是被动的,是受国内投资经营环境所迫,而并非主动去进行战略投资。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徐本生:可以说民营航企“走出去”既是主动,也是被动的。说主动,对于航运市场而言,民营航企想要立足,就不得不“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算是主动立足于国外。而说被动,从政策层面来看,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类政策和审批程序等,迫使民营航企不得不从外围发起公司,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是被动“走出去”。因此,我认为,民营航企不是没有“走出去”,只是走得很孤独。

  主持人:您二位怎么看这一问题?
  刘骏:国内要有饭吃,又有谁愿意冒着风险出去?即使出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陈弋:个人认为,所有资本都是逐利的,民营资本也不例外。无论是拼搏国内市场,还是开拓国外市场,其实都一样,谈不上被动还是主动。说到底,被动开拓国外市场,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企业的自身赢利和发展壮大,可以说也是一种主动行为。当然,国有航企由于历史原因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更繁重的国家战略任务。

  如何“走出去”?
  主持人:年初,中海“走出去”被当作典型经验在业内推广。对民营航企而言,有哪些经验是可以借鉴并有可能成功复制的?

  陈弋:上个世纪,中海还只是专营沿海散货,在集装箱运输领域也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后来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海所创造的发展奇迹让人刮目。个人觉得有三个方面可供借鉴:一是用战略眼光,找准合适时机切入市场。2001年全球经济即将进入快速增长通道,我国也在积极争取加入WTO,中海看好全球贸易的发展机遇,果断进入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短短几年赢利近百亿,集装箱船队规模一度排至全球第六,创造了航运史上的奇迹。二是一心一意专营主业,在做大做强主业上狠下功夫,一切为航运主业服务。三是运用高科技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营运效率,迅速编织了全球服务网络。

  主持人:或如徐先生所说,民营航企不是没有“走出去”,只是走得很孤独。在国家鼓励并支持民营航企“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几位对相关政策措施有怎样的期待和建议?

  陈弋:民营航企“走出去”,政府应“扶一把”、“送一程”,特别是各种税赋要与国际接轨,要从人力、物力上加以扶持,为符合资质的民营企业提供低息融资渠道,在造船上给予长期低息贷款,在培养航运人才上适当向民营航企倾斜,只有这样民营航企才能迈开“走出去”的步伐。
  刘骏:国家是在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但一些政策又有所限制。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做。一是行业政策方面,要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就要调整、取消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二是税收政策要与国际接轨,国际上远洋运输的船舶都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在这方面要向国际看齐。
  徐本生:在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创造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条件,减少和简化一切行政审批手续,运用市场竞争手段去净化市场,来代替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

  主持人:对实力相对较弱的民营航企来说,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该如何防范风险?

  陈弋:个人不主张在目前国际航运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鼓励民营航企“走出去”,我想民营航企对此也几乎没有什么响应。如果真要“走出去”,民营航企一定要有1-2年市场低迷的心理准备,做好应对亏损的长期准备,控制好资金流,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
  徐本生:民营航企在国际航运市场上所处的劣势与其起步较晚、资金不足、高端专业人才匮乏、国内行业环境不利等有很大关系,所以不要硬闯,应该花钱聘请当地一些咨询机构帮助其落脚,多采纳他们的意见,以尽快熟悉、掌握并适应当地的游戏规则,这才是民营航企在国际市场立足的关键。

 

        结束语:从几位嘉宾的讨论中,我们得到一种信息,在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策不一定要求特殊,看齐就行;承诺不一定要求增加,落实就行。同一个起跑线,同一条跑道,同一种标准,才能让民营企业走得放心,走得踏实,走得更远。
 

咨询热线:13651105957

网友评论

特别推荐
你需要货主数据吗?《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帮助你

[2016-01-26] 来源: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 

  如何全面地掌握特定区域的货主(进出口商)资源?如何判断新开航线的价值?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淡旺季以及采购周期?如何分析货主(进出口商)的采购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

  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联合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下属企业共同研发了《中国进出口数据咨询平台(航贸物流版)》,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进出口货量数据及经营企业信息。

  贸易国货量一目了然——包含中国至全球200多个国家贸易数据数据更新实时全面——30类细分行业,1225种商品,每月21日即更新上月数据;各省市进出口数据,细化至特定经济区域;覆盖25条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信息——快速寻找目标客户信息;追踪中国进出口航线货主企业发货规律——及时掌握货主采购规律.....

  欢迎 点此 观摩并索取试用账号!(详情请恰:13651105957)